English | 简体中文 | 繁體中文 | 한국어 | 日本語
2010年1月6日 11時12分
Share:
    

来源 China Innovation Investment Limited
工信部年内发展大钢 利好中国创新军民融合新能源的投资策略

香港, 2010年1月6日 - (亚太商讯) - 随着国家「十一五」规划踏入最后一年,意味着2010年将会是落实五年计划的关键年份。国家工信部日前率先发表年内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报告,列明多项重点任务需要处理,当中最惹人注目的,莫过于推动军民融合,以及支持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。

根据工信部的工作报告指出,其中一项重点任务是继续落实国家一篮子计划,包括加强节能降耗和减排治污,加快研发和推广新技术、新设备和新材料,以推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。 

另一项重点计划则为进一步提升国防科技,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,当中包括完善军民结合、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,联合发布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指导意见,做好国防与民用「十二五」相关规划的衔接,推进制定有利于公平竞争的税收、财政政策。  

与此同时,中央并会配合军队装备采购制度改革,使更多符合条件的民用企业有机会合法参与军品市场。透过展开多种形式的军地合作,建设军民结合产业基地,推动国防科技工业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。

在工信部订立今年工作方向的同时,亦正好为中国创新投资有限公司(“中国创新”,股票编号: 01217.hk)缔造一个机遇。中国创新作为香港资本市场首家锐意投资军民两用三新技术 (包括”新能源、新光源、新材料”)的高新技术企业,一直在积极物色太阳能、风动能、地热能、以及LED等新技术的投资良机。

事实上,中国创新于去年中已就入股太阳创建有限公司(“太阳创建”)订立收购协议。太阳创建的业务包括研发、生产、销售新能源高容量储能电池,服务于军工及民用。

而中国创新在去年11月底已完成入股多达创新有限公司(“多达创新”)的投资。多达创新透过新光源-LED背光及照明技术,研发、制作及销售可同时应用于军工及民用的LED产品,旨在改善军事及民用产品人机环境、提高军民两用产品的人机质量。

至于稍前中国创新投资入股的安徽积层电路有限公司(“安徽积层”)和镇江藤枝铜箔有限公司(“镇江铜箔”)则是作为新能源、新光源节能电子产品的核心上游新材料供货商,提供多层低温共烧陶瓷(LTCC)制造技术及军民两用高精度电解铜箔技术。如此一来,中国创新正好在 “新能源、新光源、新材料”业务中埋下上、中、下游布局,有望在发展潜力庞大的三新产业军工及民用市场中分一杯羹。

欲了解更多信息,请联系:
Carmen Lee
Investor Relationship Department
China Innovation Investment Limited
Email: carmen.lee@ntg.com.hk
Tel: 2111 9988
Direct : 2155 6275
Mobile: 6301 6611
Fax: 2111 9989


话题 Press release summary
来源 China Innovation Investment Limited

部门 Daily Finance, Energy, Alternatives
https://www.acnnewswire.com
From the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


Copyright © 2024 ACN Newswire. All rights reserved. A division of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.

 

China Innovation Investment Limited Related News
Apr 17, 2012 19:04 HKT/SGT
中国创新完成军民两用四新产业布局
Apr 17, 2012 19:02 HKT/SGT
中國創新完成軍民兩用四新產業佈局
Apr 17, 2012 19:00 HKT/SGT
China Innovation Completes the Duel-usage in Four-New Industry
Mar 13, 2012 09:40 HKT/SGT
中国创新公布二零一一年全年业绩
Mar 13, 2012 09:35 HKT/SGT
中國創新公佈二零一一年全年業績
More news >>
Copyright © 2024 ACN Newswire -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
Home | About us | Services | Partners | Events | Login | Contact us | Cookies Policy | Privacy Policy | Disclaimer | Terms of Use | RSS
US: +1 214 890 4418 | China: +86 181 2376 3721 | Hong Kong: +852 8192 4922 | Singapore: +65 6549 7068 | Tokyo: +81 3 6859 857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