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glish | 简体中文 | 繁體中文 | 한국어 | 日本語
2020年6月30日 12時27分
Share:
私有化现象明显 宝丰国际私有化市账率冠绝同业

香港, 2020年6月30日 - (亚太商讯) - 新冠疫情现下虽已稳定,但对经济造成的影响明显。不少企业因为香港资本市场给予估值较低,未能体现应有价值而进行私有化,港股市场在最近两年陆续出现结构性变化。

光是年初至今,已有7家公司完成或提出私有化,其中华能新能源、华电福新均属于新能源行业。私有化目的对小股东的影响众说纷纭,但从过往案例来看,私有化是小股东溢价套现的机会。

那私有化一般以什么原则提出要约价格?不少上市公司以股价溢价作为指标,并说明要约价格对比私有化公告公布前的升幅有多少,但是公司股价长期低迷,以现价的溢价作为指标,对老股东并无太大意义。

上周,宝丰国际提出了私有化,要约价为每股2.6港元,较停牌前30日平均收市价1.71港元溢价约52%。可以看到,在私有化要约公司中,宝丰国际(3966.HK)的要约价格是比较著重与公司资产净值作对标的。据私有化公告显示,公司按2019年年报的资产净值(NAV)约人民币2.47元,相当于2.75港元左右,但要约人提出的价格为2.6港元,以合并市账率计算,已达0.95倍。在港股新能源行业私有化交易案例中,如华能新能源、华电福新、中国电力清洁能源私有化价格为合并市账率0.95倍、0.54倍、0.65倍,宝丰国际私有化的合并市账率在此区间的高端,坊间有说公司给出了良心价格。从业务层面来看,宝丰国际主要从事照明产品销售及光伏发电业务,业务亮点在新能源板块上本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,但恰巧近两年来,新能源公司在港股市场被忽视,资产价值严重被低估,使其融资能力受限,这也是同业公司华能新能源 (00958.HK)在今年3月份退市的原因之一。

目前,私有化公司对小股东提出的要约价格,成为溢价套现的机会。倘若私有化失败,公司股价有很大可能下降并回落至私有化前水平,加上公司成交量小流动性低,资金易被套牢,不易变现。所以,股东在溢价合理的情况下接受要约,把套现的资金,投资现在热门的股票,回报可能更高。



话题 Press release summary 部门 Daily Finance, Daily News
https://www.acnnewswire.com
From the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


Copyright © 2024 ACN Newswire. All rights reserved. A division of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.

 

Latest Press Releases
卓悦集团附属公司与“湖南广电芒果超媒”旗下“快乐购”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  
May 17, 2024 20:00 HKT/SGT
中信国际电讯CPC守正创新 AI创新方案喜迎两大奖  
May 17, 2024 17:04 HKT/SGT
香港贸发局第三届「国际医疗健康周」正式展开  
May 16, 2024 18:24 HKT/SGT
思捷环球重组德国业务 降本增效启航新征程  
May 15, 2024 18:47 HKT/SGT
上海机电拟收购上海集优 利好催化构建双轮驱动发展格局  
May 14, 2024 21:01 HKT/SGT
云顶新耀为创新药物赋能,耐赋康(R)开启中国肾病治疗新时代  
May 14, 2024 17:59 HKT/SGT
日清食品公布2024年首季度业绩  
May 13, 2024 13:00 HKT/SGT
香港股票分析师协会组织「香港金融界前海交流团」  
May 13, 2024 12:50 HKT/SGT
Creation Business Consultants (创建商业顾问)在香港设立新办事处,扩大业务范围  
May 13, 2024 08:01 HKT/SGT
特步宣布战略性出售K-Swiss及帕拉丁 并优化财务结构  
May 9, 2024 20:28 HKT/SGT
更多新闻发布 >>
 Events:
More events >>
Copyright © 2024 ACN Newswire -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
Home | About us | Services | Partners | Events | Login | Contact us | Cookies Policy | Privacy Policy | Disclaimer | Terms of Use | RSS
US: +1 214 890 4418 | China: +86 181 2376 3721 | Hong Kong: +852 8192 4922 | Singapore: +65 6549 7068 | Tokyo: +81 3 6859 8575